日期选择 logo

2020-08-13 第26,59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9版:教科卫/专题

护工吴春水:26年认认真真干好一件事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周邦彦
      
       今年是吴阿姨在上海瑞金医院工作的第26年。这个月,她退休了。默默无闻付出半辈子的她,除了病房中的医生、护士,很少有人记得她是谁,通常她的名字会被一个称呼取代——“阿姨”。
      
       吴阿姨,名叫吴春水,干活麻利,走路如风,一举一动中丝毫看不出今年已66岁。为感谢这名护工阿姨的辛勤付出,不久前,瑞金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决定为她举办一场欢送仪式。那天,吴阿姨被请到了医院胃肠外科三病区的例会,还坐在了科主任的位置上。
      
       1994年,吴春水从安徽来到上海打工,成为瑞金医院的一名护工。她十分珍惜、也分外尊重这份工作,如她所说,每天都“尽心尽力地努力工作”。
      
       她进入的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三病区主要收治的是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由四位护工搭班负责整个病区。62张床位,一床一病人,术后病人身上有静脉导管、氧气管、导尿管、引流管等,少则二三根,多则七八根。到了晚上,“随叫随起”的护工阿姨是睡不安宁的。吴春水说,在病房几乎每天要走近80里路,一天到晚两只脚都痛。尤其是护工阿姨们出夜班的当天,基本回家倒头就睡。
      
       有一次,一位女患者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医生为她做了造口(即人工肛门)。虽然患者和家属接受了出院宣教,但回家后,面对造口袋中的污秽物,顿时还是手足无措。不得已,家属拨通了吴春水的电话,请求帮助。当时,正在生病挂盐水的吴春水拔了针头就往患者家里赶。推开门,已经哭作一团的患者一家人看到吴阿姨,仿佛看到了希望。“当时他们特地派车子到医院来接我,还把我送回来。”这份信任让吴阿姨很自豪,更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吴春水的家在上海,通常每年春节期间,即从腊月廿七到正月初十,别的护工阿姨都要回老家和家人团聚,只留她一人坚持在岗。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阿姨短期内回不了上海。就这样,从1月31日到了4月16日,吴春水一个人扛下了病区所有的护工工作,整整76天!
      
       这些年,吴春水的岁数上去后有了新的打算:希望和老伴一起回老家。听说这个消息后,护士长熊少洁和病区主任刘文韬一起合计,得给吴阿姨办一个欢送仪式。
      
       7月27日,吴春水受邀参加胃肠外科三病区例会。仪式上,刘文韬主任专门为吴春水颁发了纪念水晶座、鲜花,并代表科室感谢她在工勤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大家还把吴阿姨请到了前排主任的座位上,从头到尾参加了一次半小时的医生早交班——这是26年来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护工阿姨参加医生交班。
      
       “我们给当天所有参加交班的年轻医生介绍吴阿姨,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学习她爱岗敬业、几十年认认真真干好一件事的精神。”刘文韬说。在护工的岗位上,吴春水也见证了医院的发展、科室的变迁。正如一位医生所说,护工阿姨们虽然没有医学知识,但有医学常识,她们的付出一样值得尊敬,认真做好自己岗位上的事,就是一件伟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