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8-01 第26,57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要闻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其中三分之一“星成员”出自上海

北斗闪耀“上海之光”,为国铸就“湛卢剑”

上图: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在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测量工作。据介绍,本次测量同时参考四大导航系统,并以北斗的数据为主。 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摄
       ■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昨天,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经过全国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研人员26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终于将时间位置信息这一重要战略资源,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中圆地球轨道上,各司其职的30颗北斗三号卫星中,有10颗出自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自2009年参与北斗三号卫星的研制,这支年轻的百人团队在任务最密集的一年,曾创下“9个月接连发射8颗星”的纪录,一系列突破常规的创新让北斗星座闪耀着“上海之光”。
      
       赴京参加开通仪式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现场创作了一首藏头诗:“自主铸就北斗星,创新擘画玉汝成。开放彰显乾宇志,融合时空谋共赢。万众抗疫同舟济,一心相异退群声。追求普惠华夏愿,卓越湛卢献和平。”藏在每句开头的是新时代北斗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他把自己和团队比作“铸剑人”,而北斗就是为国而铸的一柄“湛卢剑”。
      
       赋予北斗“持续先进性”
      
       “攻关十年、验证十年”,为了确保天上任务万无一失,这是一条航天领域不成文的规定。但这是否意味着一颗成熟的卫星只能使用20年前的技术?“大家都习惯于‘短板理论’,通过提升技术短板来实现性能提升。但我们为何不能采用‘长板理论’,最大限度拓展未来的成长性需求?”林宝军说,这一研发思路的确立,给北斗三号的设计带来了颠覆性改变——新技术只要靠谱,不用等十年!
      
       2015年3月,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这颗卫星上,新技术的占比超过70%,而一般卫星上使用新技术的比例不到30%。
      
       目前,北斗导航卫星的全球组网虽已完成,但其卫星数量仅达到组网需求的下限。未来,我国还将择机发射备份星,继续提升整个导航系统的性能。如何让在轨卫星的性能也能与时俱进?林宝军为它设计了可重构的系统,“卫星上天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在轨赋能,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
      
       夹缝中闯出一条路
      
       作为北斗研发的主要力量,只有百余人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北斗研发团队,已有了“战神团队”之称。因为他们曾经在9个月里接连发射了8颗卫星——这个纪录连美国GPS和欧洲伽利略团队都做不到。
      
       回想2009年开始组建团队时的艰辛,林宝军不无感慨:由于此前已有多个国外导航系统,北斗所能使用的频率资源并不是最好的,发展技术的过程中时常碰到知识产权壁垒。“我们在夹缝中闯出了一片天地,实现也锻造出了这支有激情、有梦想,自信而又忘我工作的团队。”
      
       “我们的成功离不开上海的创新土壤,同时我们也把上海制造融入到国之重器的研制过程中。”在北京参加开通仪式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龚建村说,北斗三号中,既有中科院数十年技术积累的强大创新基因,更有上海市给予的各种强有力的支持。
      
       让老百姓相信北斗
      
       在林宝军看来,作为我国第一个复杂网络、高性能、又离老百姓最近的航天系统工程,“造得好,更要用得好”,一定要让老百姓相信北斗、愿意用北斗、喜欢北斗。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北斗为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提供了高精度定位服务;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北斗综合减灾示范项目发挥北斗终端移动4G+短报文多网络融合的通信保障优势,开展灾区灾害信息报送。实际上,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