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6-29 第26,545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9版:文化

“最美奋斗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电影事业家于蓝逝世

有信仰的一代人,青春将在银幕上永驻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于蓝牢牢记着扑向火热生活这一艺术创作的真谛,一记就是一辈子。她始终觉得,只有真正地深入到人民中去,才能捧出符合人民心中所需的作品,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演员。
      
       “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员的意志,你是永远打垮不了的!”直到2018年,她仍清晰地在采访中说出电影《烈火中永生》的台词。彼时,为中国电影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老艺术家说,“希望大家忘记于蓝,而永远记住江姐和江姐的精神”。
      
       北京时间6月27日晚,“最美奋斗者”、“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荣誉奖得主、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电影事业家于蓝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无数人在网上悼念于蓝,“在我心中,您是永远的江姐”。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回忆,他曾在《中国电影史》课堂做过调研问卷,了解于蓝在90后、00后大学生中的知晓度。有北大学子随问卷附上了向于蓝奶奶致敬的话语:“是您和老一辈艺术家一起塑造了我们祖辈、父辈的形象。有信仰的一代人,青春将在银幕上永驻。有些精神可以通过光影穿越时空,您为90后的我们带来了当时炽烈的爱国情,您给了我们认识历史、记住历史的机会。”
      
       当精神穿透了时间,于蓝也活成了江姐的模样、在人们心底永生的模样。
      
       她坚持的艺术真谛:到人民中去、到火热生活中去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生于辽宁。“九一八事变”后,她随父亲挥别故土东北。1938年夏天,于蓝第一次听说有个地方叫延安,革命在那里如火如荼。她决定,“到延安去”。1000多里路,道阻而艰,但一路上大家唱着抗日歌曲,绕过一个又一个封锁区,历经50多天,终于一步一步走到了延安。
      
       延安鲁艺实验剧团是于蓝艺术之路的起点。在那里,她从跑龙套开始,一直到主演话剧《日出》《佃户》等。延安还是于蓝遇见一生爱人田方的地方,更是她确认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圣地。新中国的黎明前夜,她回到东北,从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白衣战士》正式开启电影人生。
      
       在大银幕上,她是《烈火中永生》里观众最熟悉的“江姐”,是《翠岗红旗》中支持红军的普通农村妇女,是《林家铺子》那个在1930年代经济风暴中绝望的寡妇,也是《革命家庭》里身在腥风血雨年代的坚强母亲。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也把最佳女演员奖颁给这张东方面孔,她让全世界看到了新旧两个社会下的中国女性所走过的坎坷又伟大的道路。
      
       于蓝的表演为何能超越语言、打动国内外观众?2009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的颁奖词中有一段——她的表演有一份天然的质朴和真诚,那是源于延安时期的滋养。在延安,她的舞台就在田间地头、在最坚实的现实土壤里,与最普通的大众面对面。于蓝牢牢记着扑向火热生活这一艺术创作的真谛,一记就是一辈子。出演《龙须沟》“程娘子”时,她怀着田壮壮,走过北京许多大杂院。她去天桥一带观察卖大饼的小媳妇们说话时的姿态,去德胜门晓市揣摩妇女数票子时的神情和用鸡毛掸子时的动作幅度……
      
       她曾经说,很感激自己体验生活时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民群众,“他们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老师,给了我创造的依据和创造的活力”。她始终觉得,只有真正地深入到人民中去,才能捧出符合人民心中所需的作品,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演员。
      
       她信仰的人生理想:对党和人民忠诚一辈子
      
       1965年,电影《烈火中永生》上映。银幕上的江姐是如此平静,却在一代又一代人心头掀起波澜;她没等到自由的时刻,却让不同年代的观众看见理想之炬的光芒。
      
       当年许多观众并不知道,江姐的故事能搬上大银幕,和于蓝的力荐分不开。1961年,她因病住院,病床上,她为报纸上连载的小说《红岩》吸引,被江姐的故事深深触动,“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我在延安见过好多这样的人”。那些天,她虽病着,却时常激动地把江姐的故事讲给病友们听,情到深处,泪流满面。一出院,她就托人找来小说的完整稿,一夜夜长读;还和欧阳红樱、水华等创作者奔赴重庆,采访渣滓洞中所有幸存的共产党人,整理出20万字的人物故事。后来,在夏衍的启发下,一个割舍了庞大人物线索,紧紧围绕江姐、她的革命伴侣许云峰、还有她的孩子的电影剧本诞生。
      
       无数观众被江姐打动,纷纷给演员写信,表达敬意。于蓝连称“惭愧”,在她看来,“是烈士本身的事迹感动了人、教育了人,并不是我这个演员有多了不起”。
      
       1981年,文化部党组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决定成立儿童电影制片厂,任命于蓝为厂长。一没经验,二没经费,可就是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许多事情因陋就简地办,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挂牌了。从此,表演艺术家成为电影的创业者,为中国儿童电影垦荒。甚至,在冻伤了无名指后,花甲之年的于蓝用九根手指,撑起了中国儿童电影的一片天。银发满头、疾病缠身时,她依然为孩子而奔忙,“多关心一些儿童电影吧,关心孩子就是关心未来”。
      
       在于蓝张罗的那些年,儿影厂的导演阵容堪称“豪华”,张艺谋、冯小宁、张建亚、谢小晶、田壮壮、王兴东等,这些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创作者,都在儿影厂完成了他们最初的作品;那些年,《红象》《少年彭德怀》《鸽子迷奇遇》《哦!香雪》《豆蔻年华》《我的九月》《好爸爸、坏爸爸》等儿童电影问世,温暖和陪伴了那个时代孩子的成长。
      
       2001年,80岁的于蓝从儿童电影制片厂正式退休。退休后,她偶尔会在大银幕上出现。一直到2019年,家庭题材影片《一切如你》中还有她亲切又熟悉的笑容。
      
       生前,于蓝讲过许多次类似的话,“我一直记得,成为一名演员前,老师反复问,艺术是为了谁?我知道,就是对党和人民忠诚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