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19-12-28 第26,361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要闻

融入城市治理体系,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间不断更新迭代

志愿服务迈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在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展现新作为——站在新时代,这是上海这座城市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考、新命题。
      
       截至本月,与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对接的“上海志愿者网”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43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7%,提前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市志愿服务组织2.4万多个,其中市志愿者协会直属志愿服务总队126支,市级志愿者服务基地140多家;全市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8万多个,志愿服务总时长3.48亿小时;建成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14家、街(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220家。
      
       新时代,推动志愿服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把志愿服务基础优势充分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需要更多内核支撑。
      
       完善的制度保障首当其冲。当下,由市文明办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市志愿者协会联络各方壮大队伍、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募集资金大力支持的“一体两翼”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同时建立起“互联网+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开辟政策支持、专项资助、政府购买服务、资源对接等多元化途径。2020年1月,新修订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将打破种种壁垒,建立完善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志愿服务数据统一归集、统一管理和共享交换,并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
      
       其次,做实能力建设。依托国内首个雷锋学院、市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和市志愿服务培训中心,上海将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分层分类相衔接的培训体系,并强化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让更多基层创新实践有理论支撑。
      
       既要系统集成,更要落细落实,在实践中参与社会治理、提升治理能力。借助于遍布街头巷尾的志愿服务中心、服务站点,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从以往行政化主导转为社会化协同。特别是结合垃圾分类、服务保障进口博览会、交通文明、河道整治、市民修身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的理念、水平、能力也在担起一项项重要任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间不断自我更新迭代,经风雨、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