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19-11-23 第26,32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聚焦2019年上海新增11位院士

从上海光源到抗震救灾 “被需要”就是创新使命

       ■本报记者 樊丽萍
      
       浦东张江,上海光源(俗称“鹦鹉螺”)和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不仅是一个个醒目的科创地标,还直接“孵化”出了一位院士——作为长期为之努力的科研团队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赵振堂昨天当选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长期从事结构抗震研究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吕西林,到为高温高压设备提供安全保障技术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再到胸怀“硅”才大略、在材料研发领域填补关键技术空白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董绍明……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上海,今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无不是用一流原创成果,书写报国为民的科学情怀。
      
       吕西林是同济大学培养的第一位工学博士,留校任教至今,悠悠三十五载,他始终行走在结构抗震研究最前沿。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由吕西林担任领队的同济大学专家组一行六人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派出的“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吕西林在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他发明的“组合消能减震支撑新体系”成功应用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大工程、汶川特大地震后恢复重建工程和国家校舍抗震安全工程;他长期致力于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分析、性能评估与设计理论的研究,相关成果为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为科技大国、科研强国,离不开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赵振堂长期从事粒子加速器研究与装置研制工作,三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最令他骄傲的是他和团队建造的大科学装置。在赵振堂看来,大科学装置团队是“科研成果的幕后英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英雄”。得益于上海光源,我国科学家实验发现了外尔费米子、实现甲烷高效催化转化、在国际上首次在体观察到了大鼠肺泡结构……而赵振堂和他领衔的团队始终甘当科研成果的“保姆”。在“鹦鹉螺”内有一道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培育上海光源精神,建造世界一流装置”。赵振堂说,“上海光源精神”是对上海光源建设团队所反映出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综合体现,“上海光源精神”其实也是我国几代大科学装置建设者长期坚守、奉献的真实写照。
      
       2002年从国外学成归来后,董绍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事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从无到有,攻坚克难,董绍明实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应用的重大突破。他研制的在特定方向上近零膨胀的高可靠、轻量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空间相机支撑结构,实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在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卫星中的应用,填补了我国在相关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我国空间遥感观测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他看来,科研工作是一份依靠理论知识、经验积累和敏锐洞察力的“技术活”,也是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良心活”。
      
       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化工装置一旦发生设备失效,往往导致火灾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涂善东长期致力于化工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的研发,创新发展了高温高压化工设备安全维修、安全评价及本质安全调控等工程技术,为解决高温设备何处修与何时修的难题、提升我国石化装置连续安全运行周期作出了重要贡献。涂善东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前涌现的一些新兴工业领域,如液化天然气(LNG)工业、氢能工业、新型煤化工等,都是非常严苛的工况。“我希望未来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让他们成为低温深冷、抗磨抗蚀方面的专家,为行业科技进步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