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19-10-08 第26,28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国际/教科卫

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上海健康城市建设全方位全周期全领域发力

“健康融入万策”渗入城市肌理

近年来,上海陆续将封闭的生产岸线改变为开放共享的滨江公共生活空间,让市民拥有更多健身场所和资源,真正“还江于民”。 本报记者 赵立荣摄
       ■本报记者 李晨琰首席记者 唐闻佳
      
       在健康城市建设道路上,不是卫生部门一家“关起门来就能做好”。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和中央媒体记者在沪采访健康上海行动和健康城市“上海模式”,记者随行采访,深切感受到经多年探索与实践,“健康融入万策”理念在上海无处不在,已渗入城市肌理。
      
       全方位
      
       健康宣教融入衣食住行
      
       穿上白大褂、扮演小医生,走进地铁12号线顾戴路站,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地铁儿童医学体验馆让孩子们有机会站上手术台,亲身体验“健康”的含义;乘坐公共交通,覆盖全上海公交、地铁线路及中心城区所有商圈的6万块电子屏幕正播放全国首档户外媒体健康脱口秀《健康公开课》,日均受众达2000万人次……
      
       不难发现,上海的健康宣教已融入市民衣食住行。“动员全社会,培育健康文化,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 《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是全国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包括18个重大专项行动、100条举措,其中就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列为首条。
      
       在上海,“同伴健康教育”同样深入人心。走进浦东新区金桥镇张桥居委会活动室,爷爷奶奶们围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解“贴秋膘如何吃得营养又健康”,问答有序,笑声不断。从最初的慢病防控到面向公众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截至2018年,上海已建起这样的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2.8万余个,吸引55万人次参与活动,覆盖全市100%居村。
      
       市民健康自管小组项目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将上海经验概括为八个字:群众参与、健康之道。这简单的八个字传递出一个浅显的道理:健康其实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全周期
      
       数据“跑路”维护市民健康
      
       近年来,上海以“一老一小”健康为先,进一步完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7+6”会诊抢救网络,建成50个综合医院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建设18个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完善居家和社会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考虑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需求,市卫生健康委不断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发展,“上海健康云”由此诞生。
      
       如今,市民不仅可在“健康云”上建立“健康档案”,预约全市一、二、三级医院的号源,还可通过“亲情账户”对自家“一老一小”进行健康管理。通过家庭成员的绑定,可远程监测长辈的体征数据,一旦发现异常,可一键关怀提醒。目前,平台累计总测量量已超2030万次。
      
       今年起,由政府设立的首批80家智慧健康小屋开始“入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等地。市民可在家门口进行基本健康状况自助检测评估,相关信息数据可自动上传至“健康云”,及时更新“健康档案”。预计到2021年,上海每个街镇将至少有一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
      
       全领域
      
       部门联动构建“大健康”格局
      
       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上海健康城市建设从来不是靠卫生部门“单打独斗”,而是依靠各部门通力合作,构建起“大健康”格局。
      
       例如,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构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百家机关健康食堂建设项目,发挥各级机关示范作用;开展面向职业人群的“万步有约”健步走大赛,仅去年一年,黄浦、静安、闵行等六区就动员了250支团队共3736人参与……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长效机制,带来的是市民健康指标的稳步提升。
      
       近年来,上海陆续将封闭的生产岸线改变为开放共享的滨江公共生活空间,让市民拥有更多健身场所和资源,真正“还江于民”。
      
       放眼全社会,从政府到单位、从线下到线上,健康城市建设的“细胞工程”已被全面激活。未来,上海将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升上海在全球卫生健康治理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