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19-09-18 第26,26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3版:要闻/公告

“我的老师是网红”

——教育改革创新让学生们更爱上课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还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各地各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一批打破传统、敢于创新的教育工作者纷纷涌现并成为学生喜爱的“网红”,更爱上课的学生们正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创新教育的甘甜。
      
       普通课变“爆款”
      
       不只为求知,更点燃火种
      
       今秋,上海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点燃了师生的教学热情,成了网络热议的“爆款”。
      
       这堂名为《挑战课本——化学教学中的前沿》课程的授课老师是上海市教委主任陆靖。“我们的世界,大和小,多和少,快和慢,这一切的极限,究竟在哪?”陆靖一上来就提了三个“终极”问题。
      
       “如果只讲一些知识点或抽象概念,我们很难产生真兴趣。但这节课让我发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这么有用!”高二学生陆骏暘当场点燃了专业兴趣。更多的同学则在这堂“化学”课里,学到了天体物理乃至人生哲理。
      
       “创新型国家需要更多创新型人才。教育工作者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需付出更大精力,研究探索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曾在大学任化学专业教授的陆靖说。
      
       上海近年来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创新始终,一大批思政课纷纷“触网”: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策划人顾晓英主持的“时代音画”公开课,吸引了全国9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200余位专家学者;复旦大学推出“中国系列”课程,组织顶级专家教授为学子们量身打造,重构课程,并拓展延伸至中小学各学段……借助互联网,校园的“墙”被打破,优质课程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燎原”。
      
       网红课制造
      
       工匠精神冲破教育“舒适区”
      
       在网络慕课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一门传统文化公选课——《孙子兵法中的思维智慧》就“精致”到引来了数万人选修。
      
       “古人打仗也很注重礼仪。‘不鼓不成列’,在咚咚咚的鼓声中,对决双方‘咔咔咔’地排着队列往前走。过程中还讲究‘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前进六步七步,就停下来看走齐没有,立定!向右看齐!……”话音刚落,台下笑声一片,掌声响起。
      
       主讲教师于凡是学校国防教育学院一名教师。于凡把相声、评书等曲艺技巧应用到讲课中,语言风趣幽默,节奏感强,课上隔几分钟就有一个笑点,带领学生“一秒穿越”,感知古人的智慧,体验中华文化的精深。
      
       自2016年于凡的课在慕课平台上线后,平均每学期的访问量达2万,满意度在95%以上,并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把“水课”升级为“金课”,于凡认为,教师要主动走出舒适区,勇于打破常规,与时俱进探索教育规律,让学生“听得懂,也乐意听”。
      
       “网红科普”
      
       照亮偏远地区孩子的心灵
      
       “10分钟分析激光原理”“30秒讲明白地球停止自转会发生什么”……过去一年里,人大附中物理老师李永乐发布了近200条科普短视频,大多以生活常识和社会热点为由头。这为他带来了500多万网络粉丝,成了不折不扣的“网红”。
      
       一个生活在河北农村的中学生告诉他,家长很关心自己的学习却不知如何辅导,听说有网课,就专门购买了平板电脑;而李永乐的视频极大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感到整个世界都明亮了很多。”
      
       李永乐曾去过甘肃省会宁县做调研,在一些贫苦和偏远的地方,很多学生把高考作为最重要的出路,埋头背书的学生在校园角落里随处可见。“我触动很大,当前教育资源的分配仍不均衡。如果能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弥补地区间教育资源的鸿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李永乐说。
      
       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7.9%,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通教室348万间,93.6%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其中74.2%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新华社记者 姜微 兰天鸣
      
       (据新华社上海9月17日电)